本剧记述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从1895年第一次武装起义到1925年北上,病逝于北京,近三十年的革命生涯。在20集的篇幅里,集中描写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创立民国,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组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不畏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对军阀的威胁,发动北伐,讨伐叛军陈炯明,以其愈挫愈奋的斗志,两次改组国民党,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最后北上议政,于1925年3月12日病故于北京铁狮子胡同五号。 《孙中山》三大亮点: 亮点之一:历史。孙中山的传奇一生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绝佳蓝本,该剧从1895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武装起义开始,一直演到他1925年病逝于北京,详尽描述了广州起义、伦敦蒙难、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创立民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发动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每个故事、每场战斗都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亮点之二:唯美画面。有雄厚的拍摄资金做保障,再加上导演沈好放的一贯唯美倾向,《孙中山》画面拍摄得非常精美,广东、南京、北京、英国等外景,都拍出了绝佳的效果。 亮点之三:情感故事。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孙中山》却跳出了一般同类题材的窠臼,通过许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细节,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孙中山,比如他与故友宋嘉树深厚的友谊,与兄长孙眉、儿子孙科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原配夫人卢慕贞和陈粹芬女士的情感故事,以及与宋庆龄相濡以沫的爱情,都透出了浓浓的人情味儿,这在以往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1911年,清政府将已由民办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侵吞了已筹集的巨额铁路股银,又将筑路权出卖给英帝国主义等四国。为此,四川人民奋起反抗,股东代表在成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罢课、罢市、抗捐、抗粮,清政府下令残酷镇压,四川总督赵尔丰大肆屠杀,更加激起了四川人民的无比愤怒。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保路运动进一步推向高潮,各地纷纷发起武装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剧中塑造了余怀力父子为代表的两代知识分子为建路保路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生动形象。 全剧还贯穿了余怀力与四川铁路反动头目何老太爷之孙女何洁的生死爱情故事:兼有东西方美的少女何洁,随父母从美国回来。一次,何洁与清华学堂高材生、川汉铁路勘测队的余怀力邂逅相遇,产生了爱情,而何洁的祖父却执意要将何洁嫁给自家表亲的晚辈赵季昌。何洁得知后毅然许身余怀力,种下了爱情的种子。在封建礼教的高...
故事以对联串成一个个故事,记录了主人公凌大秀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