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从热带国家马来西亚来到北京寻父,为的是替母亲讨个公道而回,谁知台湾商人的挑拨,继母的刁难,生父大家庭的排斥,北京姑娘及北京热情的人们对阿郎的援助,令阿郎走也不成,留也不成。他总是笑对人生,一边安慰患重病的母亲,还为其他无辜的人分担忧愁。在他经历了生母撒手人寰,未婚妻远嫁异国,北京姑娘避而不见,所经营的服装厂又被人篡夺,阿郎在北京还能做什么呢?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最终,阿郎被祖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和广阔的市场所吸引,在北京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
新中国的元勋们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决策“两弹”上马,于是一大批抱着拳拳赤子之心的知识分子,从国外,从全国各地汇聚祖国的心脏,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事业这一幕壮丽的话剧就是这样在历史舞台上开演了。 勘探铀矿,原子弹试验基地建设,原子弹靶场建设,导弹基地建设都在紧锣密鼓之中。当我国“两弹”的航船开航时,“老大哥”背信弃义。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加快中国两弹建设的步伐。一群在苏的中国留学生毅然返回祖国,参加祖国的“两弹”研究。 在一代优秀的核物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的轮廓初步勾勒完成。中国第一颗完全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弹道式导弹研制完成。艰苦卓绝的“两弹”战役已经胜利在望。1964年6月29日,随着“点火”的口令,导弹底座喷火,弹体缓缓升空,飞驰上云空,带着一条潇洒的白线,导弹渐渐隐去。我国第一颗自行设计的弹道式导弹发射成功了。 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中心,升腾起一片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